来源:白银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彩霞
发布时间:2022-02-16
2022年1月份,白银区法院落实“144N1”工作举措,在西郊法庭设立婚姻家庭专门法庭,并配备2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人民调解员,4名书记员,成立家事审判合议庭,充分发挥家事审判“诊断、修复、治疗”功能,打造“柔性司法”特色品牌。
婚姻家庭纠纷说到底是老百姓的家事。家事纠纷的解决,不仅关乎个人及家庭幸福,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同时家事案件也具有“三难”:事实难查清,情绪难疏导,纠纷难化解。法官作为裁判者,不能仅仅依靠固有的法条和审判思维去做出批判,经验和民意在这一类案件的审判中显得至关重要,将普通民众带有普世性的观念,作为法官做出判断的有益补充,必须做到老百姓的家事用老百姓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即用老百姓的心去看,用老百姓的话去说,用老百姓的角度去化解。
为了有效回应民众多元司法需求,贯彻调解优先原则,西郊法庭家事审判合议庭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在家事纠纷案件立案、应诉之初就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家事情况调查表,第一时间了解家事案件双方的婚姻状况、财产状况和孩子抚养状况等,有助于在之后的调解中查明案件事实;二是邀请辖区乡镇、街道及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的人员作为人民调解员,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优势,加大调解力度,制定多套调解方案,形成“1(1名法官助理)+2(2名人民调解员)+1(1名主审法官)”的调解模式,发扬女子法官特有的爱心、耐心、倾听、共情等特色,实现白银区人民法院提出的“一张笑脸相迎、一席话语解疑、一分耐心倾听、一腔热血相助”的要求。
近一个半月来,西郊法庭家事审判合议庭结合“1+2+1”调解模式,共调撤婚姻家庭案件19件,调撤率达到66%。同时,还重视离婚案件判后对婚姻双方情绪安抚,心理疏导,情亲弥合,关系修复,生活重建,传递司法温情,延伸“爱的审判”,推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以期实现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综合治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