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彩霞
发布时间:2022-09-01
司法保护万家灯火,让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记白银法院人民法庭家事审判工作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近年来,白银法院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处理“家务事”的“制胜法宝”,闯出了一条“法官巧断家务事”的家事审判特色之路。
配好“新药方”,创新家事审判工作新机制
合欢是一种惹人喜欢的植物,合欢树有着爱情树的美称。在平川区法院水泉法庭院子里,有一棵树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的合欢树,寓意着守护辖区居民的“家和万事兴”,乡亲们亲切的称水泉法庭为“合家欢”法庭。
2010年,李女士和郭先生经人介绍结婚,生育一女,原本幸福美满三口之家,却因孩子身患重病打碎了一切。高昂的医药费压垮了这条汉子,郭先生此时竟提出放弃治疗,让李女士十分心寒。2022年4月,李女士来到水泉法庭起诉离婚。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你们夫妻生命的延续。母亲怀胎十月,精心养育,你作为一名父亲,这些年来有没有真正尽到父亲的责任,你可曾反思过,这个案子你们两先都回去冷静一下,冷静一个月再来……”主审法官的一席话感动了郭先生,最终双方调解和好,并表示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病,共同生活共渡难关。
“通过判决解决家庭纠纷,容易引发新的矛盾。”水泉法庭庭长巩学军介绍。调解能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更有及时性、便捷性、主动性等优势,用调解化纠纷,让大大小小的家事做到了小事不成讼、大事不出庭、矛盾止于此。
考虑到家事纠纷的特殊性,水泉法庭树立“家庭本位”的裁判理念,对离婚案件,注重查明矛盾根源,以修复感情、挽救婚姻为目标。纠纷处理过程中,注重保护妇女权益、未成年人利益、老年人权益,适用离婚冷静期、心理疏导、家事联席制度、判后回访、法官寄语、离婚证明等多种新机制,充分发挥家事审判的诊断、治疗、修复作用,仅2021年以来就调解和好离婚纠纷83件,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广织“朋友圈”,形成家事解纷化解新方法
“他打我的时候怎么不留情面?我一定要跟他离婚!”面对法官的调解,王女士坚定地说。
在这起离婚纠纷中,被告性情较为暴躁,常年家暴原告,且双方结婚时间较短,未生育小孩,原告离婚意愿强烈。
“这样的案件,一判了之,矛盾根本不会化解,极有可能会激怒被告,引发社会风险。”案件承办法官会宁法院党岘法庭庭长张辉平说。
面对两难的困境,张辉平庭长邀请心理疏导师对原告心理疏导,稳定情绪,并就被告的家暴行为根据当地派出所提供的出警记录签发“人身保护令”,从根本上遏制“家暴”的陋习;另一方面,又多次劝导双方作出适当让步,缓和关系,并耐心向原被告双方阐释法律关系、财产分割等各个方面问题。最终,被告同意离婚,并对自己的家暴行为表示懊悔,双方和平“分手”。
针对家事案件多为家庭成员内部发生矛盾冲突的特点,会宁法院党岘法庭聚焦形成以调为主、以判为辅的新型调判二元关系,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行业调解联动的新型家事纠纷综合调解机制,协调推进落实家事解纷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携手妇联发挥婚恋心理专家、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情感观察员“四员”优势,创建法院、社会组织、当事人“三位一体”家事立体化解纷新模式,形成以法院为主导、多部门合力解纷的工作格局。自2021年以来,党岘法庭依托社会力量成功化解家事纠纷156件,成功率达87.5%。
画好“同心圆”,推行家事巡回审判新举措
2021年10月14日,晨光熹微,景泰法院上沙沃法庭庭长芦清山熟练地将一沓资料和一些简易办公装备整理好,装进巡回审判专用的拉杆箱里。他将和法庭的法官助理、书记员去五佛乡老乡家里对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进行现场立案,送达三起案件的法律文书,并对一起离婚纠纷进行现场调解和巡回审判,同时对一起案件的未成年人进行判后回访。这天也是“九九”重阳节,他们还为村民们上一堂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制课。
上沙沃法庭辖区内的村镇多以种植牡丹花卉、蔬菜为主,典型的农业村镇,辖区人员在农忙时节、蔬菜丰收时节、花卉盛开时节,奔波在田间地头,为了不耽误农时或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享受司法服务,像这样的下乡送达、巡回审判对上沙沃法庭家事审判队伍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
除了“上门服务”,白银法院人民法庭还将家事审判融入“一村一法官”活动,在辖区行政村及社区居委会均设置了法官联系点,公开联系方式,创建微信联系群,建立工作台帐,实现辖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数据,见证付出,验证成效。2021年以来,白银法院22个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家事案件682件,调撤率47.8%,服判息诉率达93.5%,无因家事案件引发的涉法涉诉信访,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也为人民法院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提供了“白银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