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诉源治理,推进多元解纷,积极探索司法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会宁县法院大沟法庭坚持把非诉化解机制挺在前面,强化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和村委会的协同,凝聚多元化、全方位调解合力,向辖区内乡镇司法所引入驻庭调解员,建立“诉转调”“调转诉”闭环管理模式,专职调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今年以来,驻庭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十余起,有力推动了矛盾纠纷快速化解,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案例一
2022年12月12日,原告在被告处以82000元购买了重型自卸货车一辆,并签订《车辆转让协议》一份,被告承诺该车辆的交强险、商业险都交至2023年9月份。后原告发现被告只交了交强险,并没有交第三者商业险,后原告多次催讨被告补交或退还保险费,被告以各种理由推诿至今未付。双方协商未果,原告遂诉至本院。案件受理后,法庭委托驻庭调解员进行调解,后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场付给原告车辆保险费5319元,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案例二
原、被告在大学相识。2019年5月28日,被告向原告借款2000元并承诺会尽快还款,但从2019年10月开始,被告不接原告电话,也不回消息。2019年12月30日原告联系到被告,要求被告于2020年1月5日前偿还,到期后被告未还。原告遂诉至本院,请求判令被告偿还原告借款2000元;并以2000元为基数,自2020年1月5日起按照LPR的3倍计算利息至借款付清之日。案件受理后,法庭委托驻庭调解员进行调解,后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约定2023年4月25日前付款。
下一步,大沟法庭将持续贯彻落实“三抓三促”行动在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中走深走实,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积极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弘扬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学习、总结人民调解工作有益经验,围绕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等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法治服务,与辖区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委等多部门构建多元化解纠纷机制,通过巡回审判方式,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切实做到诉讼纠纷“随到随审”、“即立即调”近距离高效化纠纷、解民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同感、参与度与支持率,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