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执行人积极提供线索 执行法官快速出击促案结
韦某某:“董法官,我在城外某村发现了被执行人罗某某的行踪,请你们快来……”
景泰县人民法院执行局董文敬法官在收到申请执行人韦某某提供的线索后,带领两名司法警察迅速行动,奔赴申请执行人提供的地点,最终顺利地将被执行人罗某某拘传至法院。
承办法官促和解 善意调解“有温度”
韦某某与罗某某是多年好友,罗某某因资金周转向韦某某借款19000元,并向韦某某出具借条一份,约定于2022年1月16日还清欠款。到期后,韦某某多次催要无果,无奈诉至景泰法院。经景泰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罗某某当庭履行2500元欠款,并承诺于调解生效后每月20日前向韦某某偿还2500元。但案件生效后,罗某某除当庭履行2500元,后期还款3700元以外,再没有履行过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还款义务,韦某某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和解协议再违约 依法执行“有力度”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景泰县人民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罗某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按照规定启动了网络查控并实地前往罗某某户口所在村庄走访调研。经查,被执行人长期不在户籍地居住且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在穷尽调查手段后,景泰法院依法将罗某某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并限制高消费,同时与韦某某进行了终本约谈,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被执行人罗某某逃避执行和法院玩“失踪”,致使案件未能实际执结。但终本不代表案件的实际执结,更不代表法院对申请执行人的诉求放任不管,对被执行人放弃追偿。虽然该案在执行程序上已经结束,但是执行措施并未撤销,执行法官一直坚持查找韦某某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
司法拘留见真章 强制执行“有硬度”
申请执行人向执行法官提供了被执行人的行踪线索,景泰法院执行干警立即出动,成功将罗某某拘传至法院,董法官向罗某某讲法律、讲政策、讲后果,要求其主动履行法律义务,不想被执行人罗某某依旧态度蛮横,反复强调自己没钱,毫无还款诚意,软抵硬抗。劝说教育无果后董法官依法对罗某某下达了拘留决定书,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强制措施。
直到被采取强制措施的那一刻,被执行人罗某某慌了手脚,见法院动了真格,才明白这下是真的赖不过去了,急忙转变态度,尽最大努力筹钱,偿还了全部欠款,本案最终执行完毕。鉴于被执行人罗某某承认错误,写下悔过书并最终主动履行完毕还款义务,法院遂决定依法解除对其拘留、失信、限消的强制措施,此时罗某某也深刻认识到“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无债一身轻”的朴素道理。
@所有申请执行人
强制执行的主角是人民法院,但这并不意味着申请执行人在案件执行过程中一直处于消极地位。通常来讲,申请人对于被执行人具有更清晰的了解,在执行财产线索查找方面具有法院所不具备的优势。申请人在胜诉权益难以实现,申请强制执行的过程中,积极提供被执行人行踪及财产线索,主动配合法院执行,有利于法院及时掌握被执行人行踪及财产信息,迅速采取执行措施,既能使申请人的胜诉权益快速实现,也能提高执行效率促进案件执结,最终实现“双赢”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