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检察院“绿立方”未检工作室是2017年为推动涉罪未成年人考察帮教工作向专业化迈进,构建的集办案、预防、帮教一体化办案区。工作室以双手托举印有“J、G、W”缩写的绿色魔方作为标识,J、G、W分别是“教育、感化、挽救”的缩写,象征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唤醒迷茫,托起希望,放飞自我”的工作思路。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接受各级领导调研75次,最高检应勇检察长在甘肃调研期间,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了“绿立方”未检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情况,并予以高度评价。
强力监督,照亮“隐秘角落”
会宁县检察院联合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民政局等十一家单位建立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助推强制报告制度落地生根。在办理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辖区内部分旅馆、酒店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经营者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致使未成年人被性侵等问题,向公安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并以该案为切入点,联合县公安局会签《会宁县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异常入住旅馆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聚焦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娱乐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痛点难点问题,先后联合文旅、公安、市场、教育等部门对辖区内网吧、校外培训机构等场所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先后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23件,以公益诉讼推动社会治理。
精心关护,润泽“稚嫩心灵”
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尤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实现提前介入全覆盖,联合公安民警制定详细的询问提纲,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一次性询问,针对未成年被害人经常会出现抑郁、自残等心理问题,积极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134人次,帮助其走出阴影。针对因案致贫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家庭,一方面积极为其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2022年以来,为未成年被害人成功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累计21.9万元;另一方面联合民政、妇联、社会公益组织等对其家庭开展临时救助,送去生活学习等必需品,解决其当下困难。
分级干预,指引“迷途归径”
联合团县委、县妇联、县司法局、社会公益组织建立了未成年人社会化支持体系,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救助、社会调查、考察帮教及犯罪预防工作。2022年以来,成功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活动152人次,有40余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再犯罪率为零。在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小华跟小明作为同班同学,为多挣一点“外快”,在聊天软件上向他人贩卖淫秽视频牟利。案发后,检察官发现小华年满17周岁未满18周岁,小明未满16周岁。通过社会调查、召开不公开听证会,最终决定对小华附条件不起诉。同时检察官没有因为小明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对其听之任之,而是根据二人犯罪情节、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依托社会支持体系,对二人制定个性帮教方案,同时开展不同形式的帮教活动和心理疏导,最终小华今年考上了大学,小明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为明年的高考做努力。
立体预防,守望“成长历程”
设立维权工作室,集家庭教育、关护帮教、回归社会一体,聚焦留守儿童、困境家庭、罪错未成年人,定期开展团体辅导、开设道德讲堂等,真正打通家庭教育服务“最后一公里”。针对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监护缺失、监护不力的问题,向当事人父母制发“督促监护令”126份,联合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家庭教育指导,为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因父母离异,母亲疏于监管,未成年人小王长期跟社会闲散人员混迹,在一次饮酒后,出现了故意伤人的情形。该案件办理过程中,“绿立方”未检办公室联合县妇联为小王母子“量身定制”家庭教育指导方案,邀请他们参加道德讲堂、法治教育等活动,经过6个月的努力,母亲认识到对孩子监管不仅仅是给予物质上的支持,还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小王也能够与母亲敞开心扉交流,母子关系重归于好。检察官根据考验期内小王表现,决定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期满不起诉。
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宁县检察院“绿立方”未检办公室始终秉持初心,用爱心和责任构筑起这方守护的天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绿"的希望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文中小华、小明、小王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