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和公诉人出庭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切实将观摩评议打造为检验办案能力、推动业务精进的一线练兵场。近日,景泰县检察院按照“青蓝人才”培养工程要求,围绕一起职务犯罪领域的受贿案件组织开展“评庭说案”专项活动,以实战化场景为青年干警搭建学标杆、练本领的成长平台。
庭审实战:以扎实功底彰显检察担当
庭审现场,公诉人紧扣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以严密逻辑梳理证据链,用规范举证质证还原案件全貌,从案件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量刑情节等方面发表公诉意见,针对辩护人的疑问及时作出回应,既展示出对法律条文的精准运用,更体现出维护司法公正的专业担当,同时结合案情进行释法说理。整场庭审不仅是一次高质量的公诉实践,更是一堂看得见、学得到的实战教学,树立了规范履职、专业办案的鲜活标杆,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效果。
沉浸观摩:以对标学习找准提升方向
旁听席上,青年干警们组成观摩团,以“学习者+评议者”的双重身份全程参与,将此次庭审作为零距离学习的宝贵契机。干警们围绕文书制作规范、举证逻辑架构、庭审应变技巧等核心要素,从公诉意见书的行文逻辑、法条引用的准确性,到举证时的语言表达节奏,再到与辩护人辩论时的说理角度,进行详细记录。这种看他人庭审、思自身不足的沉浸式学习,让干警以更客观的视角发现自身在出庭履职中的短板,为后续业务提升明确了方向。
集中评议:以多元点评破解履职难题
庭审结束后,召开了跟庭评议座谈会,青年干警从司法规范化、办案质效化的角度,围绕公诉文书制作的严谨性、举证方式的优化路径、庭审语言的精准表达等核心环节深入点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检察官认为要以证据为中心,将庭审实质化工作落到实处;要以问题为导向,把每次庭审都当做锻炼的机会,确保出庭公诉规范高效;公诉意见结合法理与情理,增强释法说理的感染力。参加庭审观摩的干警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应对能力和抗辩能力的重要性,要努力夯实基本功,锤炼能说、会写、善辩的真本领。
长效赋能:以机制创新夯实人才支撑
景泰县检察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进“青蓝人才”培养工程,深入落实“青蓝竞秀”机制,通过对案件质效的评价,推动导师与干警双向反思,形成“以评促学、以评提能”的良性循环,让青年干警在学标杆、强本领中快速成长,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庭审经验丰富的公诉队伍,切实提升刑事案件办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