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白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
发布时间:2022-08-10
让党旗飘扬在乡村治理最前沿
——白银市景泰县构建“五治融合”村级自治平台
近年来,随着农村有效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村庄合并与农民居住越来越集中,镇、村干部有限,陆续出现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盲点、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面对新情况,景泰县探索推行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密切“党员联系群众、网格员联系村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村级自治平台为支撑的“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构建美丽富裕和谐的新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组织体系再造中提升党的组织力
正路镇三墩村交通条件相对滞后,针对现状,镇党委在推进“五治融合”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党支部牵头抓总、政治引领、领导核心和组织保障四大功能,先后建立2个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和6个群众组织。各类组织分工协作、共同发力,促进了村级各项事务高效运转,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年多来,该村新引进湖羊养殖、高原夏菜等长短期产业,2022年前两个季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多万元。
截至目前,景泰县共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1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81家、志愿者服务队188支、红白理事会132个、其他各类社会组织380余个。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增进党群“鱼水情”
依据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的要求,将各村组群众分为放心户、关心户、连心户,分别标注为绿色、黄色和红色,网格员按照颜色实行在线、一线、热线服务。在喜泉镇新民村党群活动中心会议室的墙上看到,全村群众的姓名都被填在基层治理公示栏的网格中,并被标注成“绿、黄、红”三种颜色,十分醒目。
为了达到服务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景泰县综合考虑行政区划、辖区人口等因素,在各村全覆盖设立了一、二、三、四级网格,除村支书任总网格长外,网格长都分别由村(社区)班子成员和党员担任。镇政府指导村委会,村委会抓中心网格员,网格员联系村民。按照就近就亲就便原则,网格员联系20至30户、70至120人不等,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切实打通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联系服务群众无死角、更紧密、更精准。
依托智慧乡村建设,运用各类在线平台,以数字化赋能便民服务。让群众的诉求渠道宽了,解决群众各类难题、化解矛盾纠纷的力量强了,党群关系如鱼水,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的目标。
在健全自治平台中促进农村“新变化”
“过去管不好、兜不住,现在村干部底气足、威信高!”这一切变化都源于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主体、村委会为执行主体、村监委会为监督主体、村级经济组织为有力支撑、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民自治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在解决群众个人诉求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解决村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共性需求的体系。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就会跟着变。移风易俗水到渠成,民风民治为之一新。
党建引领“五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法,依靠党的力量将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各种资源进行再组织、再整合,延伸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触角,提升了党组织的组织力,实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初步形成了“五治融合”的新格局,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杨春燕 丁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