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坚持改革创新 驱动白银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白银市检察院在全省检察工作会议作经验交流

来源:白银检察 责任编辑:薛皓方 发布时间:2021-01-27
字号:A A    颜色:
1月23日,五年一次的全省检察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白银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志坚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改革创新 驱动白银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交流。
 
2018年以来,白银市检察院党组坚持“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积极适应多重改革叠加推进态势,以实施新时代白银强检工程为牵引,坚持创新机制抓落实,驱动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3年来,检察业务考核稳居全省前列,市上主要领导先后17次对检察工作作出批示,20个集体、58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30余项工作做法被省级以上机关推广,11次在全省会议上作了工作交流。


坚持政治强检,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牢记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抓实政治统领,建立“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中心组第一议题,长期坚持、形成惯例。创新出台34条政治优先评价标准,定期开展专项督查,不断提高检察人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聚焦省检察院“六项重点工作”,结合白银实际出台多项举措,确保上级部署落地落实、见到成效。扎实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专项工作,制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检察建议81件,发现处置风险类公益诉讼线索47件。聚焦扫黑除恶决战决胜目标,推动实现线索清仓、案件清结,集中公开送达13份检察建议,非法放贷、再犯罪问题等专题调研报告引起市委高度重视,组织整改落实。发挥检察职能,助力脱贫攻坚,景泰县检察院办理的吴某某司法救助案,被评为“十佳国家司法救助案例”。组织“强化法律监督促进黄河流域(白银段)治理保护”专项行动,联合开展“黄河四乱”问题专项督查,与内蒙古阿拉善盟、宁夏中卫市检察院建立协作机制,凝聚形成黄河上游跨区域保护合力。聚焦“六稳六保”,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双联系双促进”专项行动,与市工商联、白银高新产业园签订合作协议,走访商会、企业1667家,帮助解决困难诉求233项。着眼市域治理现代化,延伸职能触角,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59件,全部得到采纳。


坚持业务强检,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积极适应检察业务发展变化,以一流检察业绩创建为牵引,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均衡创优发展。
 
一是推行精品化办案。深化“捕诉一体”改革,与市公安局建立刑事案件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出台“捕诉一体”办案操作规程,实现繁案精办、简案快办、小案速办。召开“四长”联席会议,统一思想认识,下发纪要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应用尽用”。拿出四项硬措施,建立审批机制,严控“退延”案件,压低复议复核,刑事检察“案-件比”降至1:1.25。强化精品意识,通过精研高检院指导性案例、做实数据核查、加强流程监控、实行错案追究等方式,不断提升案件质量。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与市监委出台协作配合办法,对职务犯罪实行提前介入全覆盖,依法对128名职务犯罪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建立侦查人员一体调用办案机制,自行立案侦查司法人员渎职犯罪16人。
 
二是推行精准化监督。开展“法律监督质效提升年”活动,出台《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工作规定》,努力把监督事项做成刚性,被高检院以简报形式推广。建立类案强制检索制度,运用类案参照价值,提升刑事抗诉采纳率。积极开展“巡回检察”5次,依法纠正各类刑事执行违法活动202起。与法院、司法、监狱联席会商,推动扩大假释适用比例,监督假释67人、减刑285人,办案数居全省首位。制订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办案规程,出台指南深化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共监督纠正虚假诉讼案件41件。坚持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并重,制发监督类法律文书1247份,办理的典当合同纠纷类案监督事项,引起市中级法院重视,促进该类案件规范审理。组织开展“行政检察监督基础年”活动,办理全省首例行政诉讼抗诉案件,树立“穿透式”监督理念,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2件。建立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组建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开展国有文物、明长城(白银段)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三年来立案699件,提起公益诉讼43件。
 
三是推行精细化管理。修订《员额检察官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和《基层检察院业务建设考核办法》,构建以办案质量和效果为核心的考评管理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激励创优发展。出台《业务约谈办法》,对检察业务连续滞后和工作中问题突出的基层检察院和条线部门及时约谈提醒,传导工作压力,强化管理效能。提请市“两办”印发《关于保障司法建议、检察建议整改落实的通知》,制订检察建议现场宣告送达办法,增强监督刚性和检察实效,发出各类检察建议1263 份,采纳1245件,采纳率达到98.57%。建立实体评查与程序评查并重的评查模式,对7594件办结案件开展全面评查,对瑕疵案件逐案剖析、督促纠正。聚焦业务短板,实施专项推动,组织“提质增效”“冲刺创优”等专项活动,力促业务数据持续向好。
 
坚持公信强检,赢得社会支持认可
 
组织开展“检察公信力建设年”活动,将打击食药安全犯罪、帮助农民工讨薪维权、加强司法救助等十项工作列为“司法为民十件实事”,白银区检察院办理的张某某销售假冒伪劣调味品案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宣传报道,三年来共为1923名农民工追讨欠薪3226.9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324.4万元。建立实施党政领导层级走访、代表委员定期联络、律师权益司法保障等制度措施,检察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推行业务数据公开发布制度,及时公开案件信息464条、法律文书5942份。全面推进公开听证工作,平川区检察院做法得到省委政法委书记胡焯充分肯定,要求在全省予以推广。持续深化未检工作,发布未检《白皮书》,出台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法治副校长工作,推动“立言说法”精品课程进校园,撰写的性侵未成年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报告被市上主要领导批示,部署系统治理。精心打造银检宣传矩阵,与省、市电视台合作办好“立言说法”节目,栏目获评第二届“陇原剑”杯全省政法优秀新闻作品。
 
坚持素能强检,打造一流检察队伍
 
加强机关党建,开展“党建引领强监督塑公信”活动,开辟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打造“评星定级”“两亮一诺”等特色党建载体,市直机关工委组织84家单位观摩学习。重视队伍培养,开展检察队伍大调研活动,制定下发干部梯队培养、规范选人用人、激励担当作为等实施意见,提拔补充两级院班子成员13名,选派9名优秀年轻干部上派下挂,提拔10名80后干部担任市检察院中层副职。加强专业化建设,成立检察长咨询小组,组建公诉、侦查、宣传、调研等专业人才库,采取领导上讲台、实战化演练、检法同堂培训等方式常态化锻造能力素质,2名干警荣获“全省十佳公诉人”称号。重视案例工作,组织开展“检察官最满意案例汇编”活动,13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全省典型或优秀案例。坚持从严治检,部署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和“回头看”活动,查纠整改问题14条,通报批评45人。严格落实“三个规定”,组织填报登记196件次。开展“守初心、担使命,集中排查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推行“五对照五排查”工作法,在全省政法机关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坚持基础强检,夯实检察事业根基
 
深入推进“基层建设年”活动,梳理制约基层发展的100余项任务清单,建立“培优育亮、观摩推广”工作模式,在5个县区检察院分别召开观摩推进会,促进基层检察工作整体上升、协调发展。优化基层院办案组织建设,按照“十大业务”布局,分别设立相应办案组,实现对上级检察业务的平稳承接。建立院领导联系基层院制度,强化包抓责任,推行分类指导。平川区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会宁县检察院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扎实推进智慧检务建设,整合两级院技术人才,成立白银检察科技中心,编制全市科技强检系统集成图,部署聚力云“公益诉讼”、智能量刑、减刑假释辅助等系统,引入北大法宝、智能语音录入、检务通等智慧检务平台,检察工作智能化不断提高。加强机关精细化管理,引入“6S”工作模式,统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市检察院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重视发挥文化育检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市检察院和平川区检察院双双获评“全国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