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坚持守正创新 确保司法服务公正高效更权威——白银法院2022工作综述

来源:新甘肃 责任编辑:李彩霞 发布时间:2023-01-18
字号:A A    颜色:

白银市两级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22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3957件,审执结42090件,结案率95.75%。


坚持服务大局  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jpg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058件。严惩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案件136件157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52件68人。严惩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非法集资、养老、电信诈骗等案件184件,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严惩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2件27人。做好《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审结涉黑涉恶案件2件23人。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302名轻微犯罪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等非监禁刑,对6人免予刑事处罚。

2.jpg

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紧跟市委“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工作思路,出台两个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审理民商事案件24680件。坚持平等保护,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让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投资、专心经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宁法院创建“一庭一中心”,实行金融案件立审执一体化运行,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挥破产审判“司法康复”作用,甘肃中瑞铝业、日昇房地产等一批企业通过司法重整获得新生。服务创新发展,审理知识产权案件86件,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案入选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拓宽服务渠道,开辟“绿色通道”,在高新产业园、银西产业园设立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基地、中小微企业法律权益保护基地,推行“法官问诊把脉”“法治体检”等方式走访企业85家,提出风险防控和法律建议1100余条。中院牵头的“执行合同”指标全省最优,“办理破产”指标全省第二。


全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注重监督与支持并重,审结行政案件345件。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稳妥处置城中村改造等行政争议。召开府院联席会议,连续3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持续深化良性互动,督促谦抑规范用权。选取典型案件,邀请600余名机关干部,开展旁听庭审活动,为行政机关送上现场版、零距离的法治公开课。


全力兑现群众胜诉权益。对标“3+1”核心指标,实体化运行执行指挥中心,推广“分段执行”工作法,执结案件14555件,执行到位金额11.48亿元。深入开展涉金融不良资产清收、化解历史遗留“登记难”等专项行动,执结2229件,到位金额3.49亿元,协助办理房屋登记277套。提升财产处置效率,开展网络司法拍卖,成交总额7045.98万元,溢价率77.72%,为当事人节省佣金258.04万元。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对中建一局、建伟食用油等企业灵活采取查封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让保全财产“活起来”、市场要素“转起来”。


坚持人民至上  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3.jpg

用心用情,持续保障民生权益。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出台便民举措38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3个。统筹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全面推行“云上法庭”“无接触执行”,线上诉讼服务群众1.1万余起,做到防疫不松懈、审执不停摆。心系民生福祉,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涉民生案件4252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优化家事审判,建立婚姻家庭纠纷危机干预机制,审结婚姻家庭案件2823件,发出家庭教育令、离婚证明书、人身安全保护令72份,促进亲情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66件,帮助农民工追回“血汗钱”1408万元。


创新创优,持续深化诉源治理。坚持“非诉”挺前,拓展解纷路径,凝聚各方力量,诉前化解矛盾纠纷7542件,一审民事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4.5%。景泰法院创新“一庭三所”工作机制,靖远、平川法院建立“1+N”多元解纷模式,白银区法院与综治中心有效衔接,诉源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坚定“两山”理念,构建“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审结环境资源和公益类诉讼案件21件,与宁夏、内蒙古相关法院签订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中院在黄河流域甘肃段司法保护协作论坛上介绍经验。

4.jpg

善作善为,持续强化法治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结赡养老人“管不管”、邻里之间“让不让”等案件112件,让司法有导向、法官有温度、裁判有力量。加大网络侵权制裁力度,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依法审结杨某某等侵犯甘肃康视达商业信誉案,彰显网络绝非“法外之地”。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法律六进”系列活动,发放法律书籍2350册、举办法治讲座46场,发布典型案例102个,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现在开庭》《法官面对面》法治栏目,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维权用法、解纷靠法。“护苗普法”法治宣传品牌被市依法治市办确定为2022年“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民生项目之一。


坚持守正创新  确保司法更加公正高效权威

5.png

纵深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法官员额动态调整机制,新遴选员额法官18名,办案力量不断夯实,年人均办案214件。完善“四级法院”职能定位,健全民事、行政再审制度,司法职权配置更加科学,纠纷化解质效有效提升。落实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推行简洁化诉讼、要素式审判和示范性裁判,适用速裁、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结案19672件,占87.67%,平均审限缩短8.7天,离婚纠纷全链条要素审判技术攻坚和创新应用项目被最高法院确定为试点单位。


全面提升诉讼服务品质。积极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设置法警值班、诉讼引导、窗口服务、信访接待、审执服务、自助服务和第三方服务等七大功能区,实行“开放式、一站式、柜台式”服务。依托一站式“十大应用平台”,做好线上诉讼服务,努力实现“指尖诉讼”和“掌上办案”,网上立案6743件,网上开庭5519件,远程提讯118次。优化线上信访管理系统,受理信访案件95件,办结94件,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实现阳光信访。全市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得分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不断加强审判监督管理。健全院庭长办案和“四类案件”监管机制,院庭长审结案件10543件,监督四类案件480件,推动院庭长办案示范化、监管责任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监督大检查活动,重点评查、专项评查4次551件,司法行为更加规范,办案质效显著提升。推进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办理此类案件649件。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在白银区法院挂牌成立全省首家审判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大力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坚持数字化牵引,完善云桌面办公、移动办案终端、数字法院应用系统等,促进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深度融合。深化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率先在全省法院应用文书智能生成、庭前材料电子送达,实现立案、送达、审理、执行全流程网上办理,电子卷宗覆盖率达100%。推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办理,扩展智慧法院应用场景,通过文书纠错、智能量刑、语音转写等辅助系统,助力法官高效办案。编写的“4+1”审判流程操作手册被省法院在全省推广。


坚持严管厚爱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6.jpg

凝心铸魂,切实筑牢政治忠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解决法院实际问题。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高标准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以“政治大学习、理论大培训、思想大讲堂、认识大讨论”系列活动为抓手,对中层干警进行政治轮训,对年轻干警开展党性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优化“343”党建品牌,打造“2244”党建阵地,推广“党小组+审判团队”新举措,组建5个青年干警理论学习小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先后有32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000余人次来观摩交流。


固本培元,系统强化专业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口,有序开展公务员职级晋升工作,理顺人事关系,激发干事活力。实施能力提升系列工程,培育复合型司法人才,举办实务培训班14期、培训干警680人,挂职交流9人次,46篇裁判文书、案例分析、学术论文荣获全国全省奖项,5人入选“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库”“全省调研工作人才库”。强化法官依法履职保障,开展打击扰乱诉讼秩序专项行动,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

7.jpg

警钟长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开展司法巡查、审务督察,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开展纪法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三项活动,通报典型案例13起68人,使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综合运用“四种形态”,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诫勉谈话2人,批评教育27人,让失责必问责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