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银市妇联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己任,以化解家庭矛盾纠纷为主线,以网格管理实体化运行为抓手,立足城乡人员场所密集、社会结构多元、群众诉求复杂多样的实际,充分发挥妇联执委、网格员作用,全面落实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大处着眼抓谋划,小处着力抓关键,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
以“微服务”织密“一张网”,让防范化解有强度
以党建带妇建、党建引领基层服务治理为核心,坚持辖区搭台、妇联参与、网格统揽为驱动,将妇女维权和党建工作以及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创新平安家庭建设体系,成立“巾帼普法宣传队”“巾帼妇女儿童维权队”,继续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向基层网格延伸拓展,吸引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以“小力量”形成“大合力”,让防范化解有力度
各级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积极探索“执委+网格”工作新模式,广泛吸纳村、社区女性网格员担任妇联执委,并为执委们划分网格,实行“妇联执委+网格员”双向任职模式,将妇联工作资源、力量和服务下沉到网格,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端,通过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进万家门、知万家事、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推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与网格工作一体联动、融合发展,深入了解妇女群众所需所盼,切实解决妇女群众所急所难,提高妇女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市现有妇联主席1113人,妇联执委13100人;妇联主席担任网格员182人,妇联执委担任网格员1045人。
以“小平台”发挥“大作用”,让防范化解有温度
建立“和合之家”。将婚前教育、婚中服务、离婚劝和引入婚姻家庭调解机制,组建集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团队,共建立县(区)“和合之家”6个,社区“和合之家”10个。按照“事前预防”“事中帮助”“事后干预”的“防”“助”“疗”一体化模式,对排摸出来的离婚隐患家庭,做好情绪疏导和法律援助,切实做到“走进来”“调得好”“乐得回”。近年以来共接待婚姻边缘夫妻412对,离婚调解156余对,开展6期女性健康心理讲座,356名妇女受益;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各级妇联组织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及时有效进行调处化解,最大限度预防各类纠纷事件发生。共建立县(区)婚调委员会5个、乡镇(街道)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小组78个、村(社区)婚调队656个;吸纳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主席、副主席、妇联执委调解员4123名,各县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400余件;建立“巾帼工作室”6个,实现市、县(区)两级“巾帼工作室”全覆盖。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畅通线上线下调解和诉讼对接,充实家事调解员队伍,现全市“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有妇联调解员32名,2023年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案件102件,更好地维护妇女权益,化解婚姻矛盾纠纷。
以“小课堂”释放“大能量”,让防范化解有热度
利用“三八”维权周、“5·15”国际家庭日、“6·26”国际禁毒日、“11·25”国际反家暴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全方位开展普法和文明婚恋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提高沟通技巧和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制作“普法微课堂”25期,发布普法宣传信息43条,点击阅读量1.6万次。线下采取专题讲座、入户、进小区、广场集中宣传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近年以来共开展宣传活动13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7万余份;依托妇女维权站点、妇女之家等阵地开展普法讲座33场(次);联合司法局在抖音公众号以“律师讲法”的形式推出“新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周”直播讲座2期。
以“小家庭”助推“大文明”,让防范化解有深度
各级妇联充分发挥“执委工作室”“社区家长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在家庭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科学生活方式,推动全市家庭弘扬社会新风。近年来,培树各级各类“最美家庭”424户(国家级3户、省级120户、市级151户、县级150户);各级“文明家庭”64户(国家级1户、省级3户、市级60户);各级“平安家庭”400户(市级100户、县级300户)。开展“家教共育、让爱充满智慧”家庭教育巡讲258场次,聆听讲座的家长共计8.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