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李春彦:小巷里的“平安管家”

来源:白银公安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3-10
字号:A A    颜色:

一个工作包、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便是会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春彦日常工作的“标配”。从警十年来,她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凭着“腿勤、嘴勤、眼勤”三勤工作法,用日复一日的耐心和热情守护社区,忠实履行好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的职责使命,努力成为群众喜爱的社区民警。

1.jpg

扎根基层,做群众的“守护人”

“我辖区居民张先生的自行车被偷,请社区民警摸排走访,及时提供线索”。去年10月底,辖区居民张先生停在餐馆门口的自行车被盗。李春彦发挥人熟、地熟优势,调取监控、走访摸排,很快锁定嫌疑人张某和王某,并了解到此前也发生过类似情况,但因损失较小无人报案。获此线索,城关派出所成功抓获嫌疑人2名,破获系列盗窃自行车案件4起,追回被盗自行车7辆。

李春彦常说:“社区民警必须熟悉自己的‘责任田’,多走访才能了解群众所需。”她管理的社区人口多、外来人员基数大、商铺林立,给社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刚接手社区警务工作时,她深知自己群众基础薄弱,便坚持每日走访群众,逢人便递上警民联系卡:“我叫李春彦,是咱们的社区民警,电话24小时开机!”多年来,她累计走访群众近9万人次,采集社区基础信息 12万余条,收集民情、民意 300余条,协助破获案件40余起。

2.jpg

深耕社区,做群众的“解忧人”

2025年1月14日,李春彦在入户走访时发现辖区商户刘某与商铺房主因定金退还问题争执不下。“别着急,有话慢慢说”,眼看双方争吵愈演愈烈,为防止矛盾升级扩大,李春彦用换位思考的思维引导双方互相理解,通过讲道理、讲法律、讲事实耐心对双方进行劝说,努力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并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在她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下,双方最终也达成了和解,店铺租赁纠纷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家长里短、邻里矛盾……这些“小纠纷”在李春彦眼里都是大事。她将70%以上时间用于入户走访,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按照排查单、化解单、流转单、回访单“四单”建立档案,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在所领导的支持下,创新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总结出“派出所+行政单位”“警务室+社区”“民警+乡贤”“现场+远程”等相结合的调解工作法,有效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做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户”“矛盾不上交”。2024年,她参与调解各类纠纷80余起,辖区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宣传帮扶,做群众的“知心人”

“钟鼓楼社区一居民有被骗风险,请快速拦截止付!”2024年12月11日,李春彦接到反诈预警后火速赶往居民家中,经过40分钟耐心解读诈骗手法,居民最终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成功避免6万元财产损失。她化身“普法员”,在超市、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禁毒、防范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宣传,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从重点单位开始逐步向整个社区辐射,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普法宣传中,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宣讲员”,李春彦通过大量阅读学习和走进学校、企业、社区讲解,总结了“因人而异”的必备“诀窍”,融会贯通为不同人群定制相应宣讲课件。同时建立了辖区金融网点、小区物业、旅馆网吧、物流寄递、校园安保管理等14个微信工作群,添加了2000余个辖区群众为好友,覆盖各行各业,第一时间推送办事指南及警方安全提示,及时解决(答)群众问题(咨询),用“微服务”换取“大平安”。2024年以来,李春彦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2场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3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1000多张。

十年从警路,青丝染秋霜。李春彦的办公室在群众家中,在街巷里弄,在记录着社情民意的笔记本里。她用一双腿走出平安地图,用一张嘴解开千千心结,用一双眼织密防护网络,把“警察蓝”的温暖浸润到社区每个角落。“多为老百姓干实事”,这句朴素的初心,指引她在“社区民警”这块责任田里,继续书写“枫桥经验”的暖心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