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巡礼

持初心担使命 文明创建结硕果——景泰县检察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来源:景泰检察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5-26
字号:A A    颜色:

为充分展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激发各地区各部门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根据《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文件精神,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景泰县人民检察院“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近年来,景泰县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以“1236”景检发展思路为抓手,组织实施政治强检、业务立检、人才兴检、文化育检、从严治检、夯基固检六大工程,检察业务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25件,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节约型机关”“全省先进检察院”、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甘肃省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筑牢文明之基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把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院发展“一盘棋”统筹谋划,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形成由检察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政治部具体抓,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文明创建格局,奏响文明创建“大合唱”。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党支部集中研学、党员个人自学等方式,举办主题党日、道德讲堂、文化沙龙、景检大讲堂等,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实践教育,筑牢文明创建的思想根基。三是夯实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扩大“五心五型”党建品牌影响力。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创建活动,激励党员在办案一线、志愿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5000余小时,在结对关爱、社区共驻共建、法治宣讲等工作中展现检察担当。

业务精进,彰显文明之效

一是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融入文明创建。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主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扎实办好检察为民实事,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结合办案发现社会治理中的漏洞和问题,发出检察建议260余份,促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推动解决了一批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检察之力主动服务保障县域中心大局。二是在法律监督中融入文明创建。严格公正司法,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筑牢文明创建的安全根基。妥善办理涉民生案件,探索“346”支持起诉办理体系,为400多名特殊群体挽回经济损失524万元。聚焦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领域,守护绿水青山和“舌尖上的安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2件。三是在服务群众中融入文明创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普法活动240余次,结合典型案例,通过专题讲座、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形式,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建立“1+N”司法救助模式,与11家单位会签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联动机制,为42名涉案群众发放救助金85.76万元,不断彰显司法温度。

文化育检,培育文明之魂

一是坚持文明创建+检察文化相结合。始终坚持“文化育检、文化固检、文化强检”的方针,将文明创建要求融入检察文化、职业道德和制度建设中,着力打造“忠心向党、热心为民、尽心干事、匠心图强、正心修身”的“五心”队伍,创建政治型、服务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的“五型”机关,机关党建、检察文化、业务工作形成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二是打造文化阵地创优检察文化环境。建设院史馆、文化沙龙、阅览室、文化长廊、活动室等检察文化基地,涵盖廉政教育、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等10多种功能,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格言警局、传统文化、法治廉政文化等10多种元素,同时开展无烟机关、节约型机关创建,绿化、美化办公区域,努力实现检察文化“软实力”和工作“硬本领”的同频共振。三是组织系列活动内化文明行为。成立羽毛球、乒乓球、读书等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比赛。以文化沙龙、“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经典唱诵、古文赏析、文艺表演、趣味运动会、全民阅读等活动40余次。开展红色教育、重温誓词、为祖国庆生、缅怀先烈等党性实践活动20余次,不断丰富检察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景泰县人民检察院将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激励全体景检人踔厉奋发,惟实惟新、精进臻善,以法治绘就文明底色,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景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