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治理

景泰:打好防溺水“组合拳”筑牢水域“安全堤”

来源:景泰县公安局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7-22
字号:A A    颜色:

暑期、汛期、假期“三期叠加”,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甘肃省景泰县公安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以最高站位、最实举措、最强力度开展水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方位打好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巡逻防控、宣传教育“组合拳”,全力筑牢水域“安全堤”。

高位部署,拧紧防溺水“责任链”

1.jpg

景泰县公安局党委将防溺水工作作为夏季治安整治的重中之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暑期防溺水专项行动,制定周密工作方案,明确治安、特警、各辖区派出所等多警种职责,形成“局领导包片、警种联动、属地管理”的工作机制。要求各警种、派出所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将防溺水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全面落实预防溺水事故的各项工作措施,构建“隐患可查、巡查有效、救援及时、宣传到位”的防溺水工作体系。同时,联合教育、应急、水利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防范工作,严防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

源头治理,筑牢水域“防护堤”

景泰县公安局将水域防控纳入日常巡防体系,着力构建“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的立体化防控格局。聚焦河道、水库、景区等重点涉险区域,各派出所积极组织警力采用“步巡+车巡”的方式联合村干部、网格员等群防力量,对重点水域开展高频次巡逻。同时,借助无人机实施高空巡查,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灵活机动、监测范围广、数据实时传输等技术优势,对黄河沿岸、池塘、沟渠、鱼塘等涉水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建立详细台账,提升隐患排查精度与效率,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织密水域“动态防线”。期间,重点检查防护设施、警示标识设置情况,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水库、危险水域周边防护栏缺失、损坏等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修复并加固,增设醒目安全警示标识标牌,确保物理隔离有效可靠。针对暑期学生这一重点群体,联合教育部门及学校、家庭,建立“警校家”联动机制,通过发布安全提示、签订责任书、加强家校沟通等方式,严防学生私自下水。目前,累计排查水域118处,督促整改隐患36处,增设警示牌12块。

实战淬炼,锻造救援“尖刀队”

2.jpg

为提升民辅警对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熟练掌握基础救援技能,7月15日以来,景泰县公安局各派出所联动警犬中队、乡镇等多部门在各自辖区涉水区域开展防溺水、水上救援和紧急救护演练。演练以“快速反应、科学施救”为核心目标,涵盖快速反应、落水定位、器械救援、警犬水面搜救、心肺复苏等关键环节。精准模拟人员意外落水、溺水急救等突发场景,全方位检验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随着“有人落水”的模拟警情传来,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启动,救援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接连演示了抛投救生圈、使用伸缩杆救援等水上施救技巧,随后在岸上规范展示了溺水者体征稳定、心肺复苏等关键急救环节。通过演练有效提升了多警种协同处置溺水警情的专业能力和反应速度,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救得下”。

立体宣传,织密意识“防范网”

景泰县公安局积极构建“精准滴灌+全域覆盖”宣传格局,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力量深入社区、村居,特别是水库、河流周边居民点,面对面向妇女、儿童、学生、老人等重点人群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利用真实案例讲解野泳危险、溺水自救互救知识。积极发动水域周边群众、村居干部、网格员等力量担任“防溺水安全员”,鼓励群众及时劝阻危险涉水行为、举报安全隐患点。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在微信公众号、抖音、村社微信群等平台密集推送警示信息、安全贴士;在公共场所电子屏、农村大喇叭滚动播放防溺水音频;在危险水域周边悬挂宣传横幅、设立警示牌,形成“抬头可见、驻足可听、随时可学”的浓厚宣传氛围。

景泰县公安局将持续深化防溺水工作,加大联防联控力度,坚决遏制溺水事故发生,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