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战线

张建伟:在守护群众“钱袋子”这件事上出实招、见实效

来源:白银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11-21
字号:A A    颜色:

1.jpg

“作为一名反诈民警,竭尽全力为群众守好‘钱袋子’,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在比速度、赛时间的反诈战场上,白银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张建伟用无数个连轴转的日夜、一次次精准果断的行动,践行着这句沉甸甸的诺言。从警以来,张建伟一直奋战在刑侦一线,先后荣立三等功5次,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冲在一线的“排头兵”

在“无现场、高智能”的新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形式不断更新迭代面前,张建伟总能最快时间进入“战斗状态”。他坚持不断探索、奋力钻研,通过各平台、书籍主动学习各类反诈治诈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及时跟踪掌握新型电信诈骗手法,并带领反诈中心民警自学数据建模、金融支付等专业知识,深刻分析辖区形势,细致了解反诈工作的执法重点、工作难点,创新推出了符合辖区实际的打防电诈技战法。他常说:“反诈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次学习都是为群众多添一份保障。” 也正是在他一次次的学习提升中,“压发案、降损失、多破案、强打击”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数据更新上报没有?昨天的预警信息有多少条?前面群众的回访电话打通没有......”这是在反诈中心的每日碰头会上,张建伟最常问的话。反诈工作又杂又细,但他总是事无巨细,带领民警反复梳理庞杂的预警信息,甄别紧急程度,并耐心细致地做出合理安排。正是因为张建伟和同事们整合了各类数据资源,熟练掌握了工作节奏,在收到疑似电信诈骗的预警后,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群众身边,守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打击破案的“铁榔头”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张建伟不断总结亮点经验,优化传统作战模式,适时调整工作方法来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并通过联合电信运营商、银行、互联网企业等单位,量身打造了一系列贴近实战的联动机制,助力辖区电诈发案数和损失金额实现“双下降”。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起,省厅认证全链条战役6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2起、省内集群战役1起,返还受害人经济损失2337万元。

工作中,他既是一名指挥员,更是一名战斗员。今年四月下旬,市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信息,显示白银区内有大额取现线索。接到线索后,张建伟立即带领市局反诈中心,在白银分局刑侦一大队的配合下,市、区两级联合开展侦查工作,通过各银行网点反馈信息进行逐人细致排查,快速锁定受害人身份,进一步发现该受害人正在白银区内按照取现“车手”指示准备交钱。事不宜迟,张建伟带领办案民警第一时间抢抓战机,将正在街头取现的外省籍男子抓获,随后顺线深挖,又将准备逃离的其余2名嫌疑人一并抓获,成功拦截群众被骗资金120万元。

防范治理的“多面手”

如果说防范预警、劝阻止付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需要的不仅是速度,还得有非同寻常的耐力,为此,张建伟坚持久久为功。“每当有一个预警信息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我就感到心里慌慌的,生怕群众上当受骗。特别是每次接到受害人哭泣着拨打“96110”反诈专线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想着一定要在受害人被骗前做好每一次的预警防范工作。”张建伟这样说,也这样做。8月份,一名险些被骗的群众送来一面锦旗,在感谢张建伟和反诈中心民警的同时,还连连说道:“要不是张主任一直苦口婆心地劝我,还上门给我讲那些道理,我卡里那五万块钱可就打水漂了。”而这样的事情,在反诈中心时常上演。今年以来,市局反诈中心通过人工拨打96110电话预警1.57万人次,通过AI语音反诈机器人预警29万余人次,上门见面预警1000余人次。

从电脑前的海量数据分析,到落地抓捕嫌疑人的奔波,再到群众面前的耐心安抚,张建伟从没有一丝懈怠过。他深知“打击是手段,防范才是根本。”通过钻研学习和探索思考,他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还牵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反诈宣传活动,开设直播课堂、深入村社企业,让广大群众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利用真实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诈骗套路,帮助大家了解自身权益和防范措施。久而久之,认识他的群众给了他这样一个评价:“他生怕我们被骗,就好像我们口袋里的钱是他自己的一样。”张建伟笑着答复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不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