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银区纺织路街道警苑社区,网格员陈会林的名字,是居民口中的“定心丸”。每当提起她,大家总会笑着说:“有事儿找陈姐,准没错!”这位个头不高、总揣着一本磨得发亮笔记本的基层工作者,以十七载的坚守与付出,架起了社区与居民间的“暖心桥”。
陈会林负责的网格,老年居民多、租户多,琐碎事务也随之增多。独居的张奶奶记性欠佳,常忘了缴纳水电费,陈会林便在笔记本上提前标注,到了时间就上门提醒,有时还主动帮老人代劳;刚毕业租房的租户小王对周边环境陌生,她带着小王走遍菜市场、药店,还手写“生活便利清单”递到对方手中。她的笔记本里,记着残疾人家庭的帮扶需求、学龄儿童的接送难题,甚至详细标注着居民家宠物狗的名字。“这些事看着小,却是居民的心头大事。” 陈会林常说,唯有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家事,才能真正走进大家心里。
网格安全,更是陈会林时刻牵挂的事。每天清晨,她都会沿着网格巡查:查看楼道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排查老旧电线是否老化、叮嘱商户规范摆放货物、不占用消防通道。去年冬天,单元楼水管冻裂,凌晨两点接到消息的她,裹紧棉衣便赶往现场。一边联系维修师傅,一边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储水,忙到凌晨五点才处理完毕。双手冻得通红的她,却笑着说:“没事,大家有水用就好”。“陈姐在,我们住得踏实。”这朴实的话语,是居民对她最深的认可。
面对社区里的家长里短,陈会林总能用耐心与智慧化解矛盾。楼上楼下因噪音争吵,她先上门了解情况,既体谅楼上孩子的活泼,也理解楼下老人的睡眠需求,最终促成两家人协商制定“作息时间表”;邻里因停车位起争执,她主动对接物业核查规划,又动员居民共同制定“错峰停车公约”。“调解矛盾,不能只讲规矩,更要讲感情。” 站在双方角度思考、用真诚换真心,让她成了居民信赖的 “和事佬”,也让社区邻里关系愈发和睦。
十七年光阴,陈会林的足迹遍布网格每一个角落,家家户户的情况她都了然于心。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却在一件件小事里,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正如社区书记所言:“正是有了像陈会林这样的网格员,社区才有了温度,居民的日子才能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