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宁县

重塑执法办案新模式,会宁公安这样做

来源:白银公安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11-12
字号:A A    颜色:

办案提质增效、全程安全规范、高效且有保障……在会宁县公安局,集“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合成化”于一体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成为了基层一线民警执法办案的“中枢基地”。作为深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办案中心不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凭靠集约高效的资源整合与流程驱动能力,依托“科技+制度”和“软件+硬件”的建设模式,实现了办案场所“零风险”、审查时限“零超时”、执法安全“零事故”。

“数智”赋能+“规范化”执法

科技化的门禁记录与智能执法办案管理平台,入区登记台、人身检查一体机、非涉案物品智能保管柜、报警装置、服务器等成体系智能办案系统设备.......走进会宁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随处可见的场景化智能应用,折射出科技赋能与法治精神的有机融合。以智慧应用推动执法办案提质增效,是该中心的创新亮点之一。自2024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中心不断完善职能作用,高效整合现有资源警力,以“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为支撑,实现了布局更科学、机制更高效、应用更智慧,全力服务各类执法办案。

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中心坚持法治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的智能化应用水平,严格按照公安部“四个一律”规范执法办案环节过程,研究出台实战操作规范、执法办案指引,精准指导基层执法办案,推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刑事速裁法庭,通过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端口前移推进侦、诉、审“一站式”刑事速裁体系落地,切实提高轻微刑事案件的办理质效,并实现执法、监督、审判数据实时共享,速裁案件全程网上流转、动态监督,真正让每一次执法活动都能经得起监督和检验。

集成管理+“一站式”流程 

“中心自运行以来,始终坚持执法办案、合成作战、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承担全局全部刑事案件及四类行政案件,对入区嫌疑人开展必须的人身检查、信息采集、物品管理、尿样检测、监督落实等工作,同时为审讯提供必要的智慧审讯、智慧笔录等软硬件保障,切实实现了最大限度为基层减负增效。”会宁县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负责人龙小军介绍道。

14名专职民辅警24小时全天轮值轮守、365天全时段看护看管,26间功能室划分明确、随时可用,在全链条后勤保障、全方位巡查监督之下,中心已实现从集约化办案到智能化监督,从实战化服务到精准化运行。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办理832名涉案人员的入区信息采集统计工作,刑事案件入办率达100%,实现了在“一站式”布局下对全局案件的全量支撑。同时,清单式的服务保障能力,预约、入区、审查等各环节的流畅衔接,规范化办案管理平台的系统支撑,使得基层民警平均办案时间节省3小时,执法办案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合成作战+“全链条”保障

“民警辗转多地多部门办案的场景已经是过去式了,变成了如今的市县联动快速响应、跨警种部门协同支撑,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这种全要素整合、全环节支撑的“合成式”执法办案新模式,正在快速形成‘警种合成、数据共享、手段集成、能力叠加’的办案实体,逐步推动执法链条更加顺畅、支撑服务保障更加充分,加速催生新质战斗力。”会宁县公安局法制大队负责人李永岗说。

中心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案”为目标,在常态化运转中,不断深化推动实战部门按需参战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做到基础信息同步支撑、按需分级调控办案流程,实现案件研判耗时由传统办案过程的“小时级”降至“分钟级”,全方位提升服务保障支撑能力水平,切实提升了会宁公安执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同时,按照“职能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运行流程化、操作规范化”目标要求,中心在案件管理、执法监督、案卷资料管理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全力确保了执法办案管理工作规范、安全、精细、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