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执行工作机制,畅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会宁县人民法院秉持“司法为民、服务便民”的理念,于近日正式成立“执行服务中心”。该中心整合原有分散的执行服务职能,集“信访接待、案件查询、执行材料收转”等核心功能于一体,旨在为当事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规范的“一站式”执行服务,推动执行工作效能整体跃升。
功能集成,打造便民服务“新窗口”
执行服务中心的设立,是会宁县法院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举措。执行服务中心打破了以往执行事务办理点多面广、当事人多头奔波的模式,通过功能整合与流程优化,实现了以下功能:
信访接待专业化、规范化。设立专门信访接待窗口,由经验丰富的执行干警负责接谈,耐心听取当事人诉求,规范办理执行信访事项,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当事人诉求有处说、疑惑有人解。
案件查询高效化、透明化。当事人可通过指定窗口,便捷查询案件承办法官、案件进度、财产查控情况、执行款项到位情况等关键信息。执行服务中心通过口头告知、系统打印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了执行案件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减少了当事人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焦虑。
材料收转标准化、集约化。提供统一的执行材料收转服务,当事人提交的各类申请、证明、线索等材料,由执行服务中心干警负责接收、登记、流转,确保材料传递及时、准确、无误,有效减轻了当事人“找法官难、交材料繁”的负担。
效能提升,实现司法服务“加速度”
执行服务中心的实体化运行,不仅优化了服务体验,更显著提升了执行工作的整体效率:
一是减少环节,节约成本。当事人无需在不同办公室之间奔波,中心“一站式”服务模式极大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诉讼成本。
二是规范流程,提升质效。统一的接待标准、查询流程和材料管理,促进了执行事务处理的规范化,内部流转效率得到加强,有助于执行法官更专注于财产查控、处置等核心办案环节。
三是强化沟通,促进和谐。固定的接待场所和专业的接待人员,为当事人与法院之间搭建了稳定畅通的沟通桥梁,有利于增进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促进执行工作顺利开展。
成果凸显,把牢公正效率“生命线”
截至今年11月,会宁县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561件,执行到位金额19708.2万元,执行到位率60.94%,同比上升12.60个百分点;结案平均用时71.68天,同比缩短了12.12天。
从执行办案区到执行服务中心,升级的是硬件设施,不变的是为民初心。下一步,会宁县法院将持续完善执行服务中心功能,根据运行情况和群众需求,不断拓展和丰富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持续优化服务细节,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服务意识,细化服务标准,改善服务环境。持续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群众了解并善用执行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便民利民效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